程绍铭律师

随着国家的出现,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也随之产生。大国之间存在竞争和博弈,而小国也必须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则。与大国相比,小国存在天生的劣势,比如说自然资源缺乏,人口少,国力单薄等。不同的生存法则,将决定小国不同的命运。那么小国有哪些可以选择的生存法则呢?

一、归顺大国或者消灭。大国兵临城下时,大国会告诉小国,要么臣服,要么被消灭 (bow or die)。对于小国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选择臣服,那么小国的国民将饱受屈辱;如果选择抗争,无异与以卵击石。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不乏小国以死抗争并遭受灭顶之灾的案例。

二、合抱团取暖,共同对付大国。小国以一国之力应当无法抗衡大国,但是这些小国联合起来,就有实力跟大国叫板。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合纵连横的典故。

然而小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大国,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每个小国有各自的利益,没有一个小国愿意成为这个联盟中利益损失最大的国家,所以这种联盟面和心不和的现象很普遍。

其次,既然是联盟,就要有联盟的首领,然而谁做联盟的首领,往往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大部分小国的首领皆缺乏做联盟首领的经验,而且即使首领选出来了,各个成员是否会听话也是一个问题。首领是一个联盟的灵魂,首领选对了将是,就可能是强强联合,首领选错了,就可能是乌合之众。基于以上的原因,很多时候小国的联盟往往也非常的脆弱。

三、依附一个大国去应对另外一个大国。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为了生存,小国的另一个选择就是找到另外一个大国作为靠山,借助另外一个大国的保护伞以求得生存。当然小国这种借力打力的策略,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首先另一大国把小国纳入自己的阵营,一定要有利可图。如果接纳小国会引火烧身,有百害而无一利,那另一大国也会将小国拒之门外。

其次小国的加入一定会对其长期的发展战略有利。小国的加盟有利于大国长远的稳定和发展。比如说可以把小国作为一个缓冲地带,或者让小国去做一些自己想做,但是又不方便做的事情。

对于小国而言其,虽然一个大国可以为其提供临时的保护伞,但这种安全并非永久性的,其自身的利益也并非永远和大国的利益相一致。大国有时候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可能切弃车保帅,让小国去当炮灰,二战中的波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对一个小国而言,尽量避免与任何大国发生冲突,并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优势,像瑞士那样保持自身的中立和竞争力,也许是起长治久安最好的方法。

立陶宛选择了如何的生存之道?它的选择是否明智?欢迎您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