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清迈举行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美国队破天荒地击败了老牌劲旅中国队,拿到了第一名。近20多年来中国中学生在号称“数学世界杯”的奥数比赛中一马当先,夺冠早就不是新闻,像此次这般丢冠反倒成了大新闻,英媒感叹真是破天荒。
据英国《卫报》7月16日报道,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英国队的领队丶巴斯大学的杰夫·史密斯博士说,这是自1959年开始举办的奥赛历史上最难的一张试卷。今年,在104支参赛队伍中,有74支队伍得了零分。
报道称,此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金牌的门槛分值,每年根据参赛选手的发挥而有所变化,今年被定为26分(总分为42分),是有史以来最低的。美国队击败了中国队夺得第一名,两队比分是185∶181。
比赛连续举行两天,参赛者每天有四个半小时的时间来解决三个问题,范围涵盖几何丶数论和代数。学生不需要掌握高等数学如微积分的知识,但这些问题非常难。比赛不许使用计算器。
报道说,每个国家最多有6名选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这些青少年是世界上还没有上过大学的最好的数学天才。除了非常有天赋外,很多选手接受了多年的培训,学会解决奥赛的问题。有可能选手能够理解问题在说什么,但却仍然不知道如何解决它。奥赛的问题都没有简单的答案,否则这些最棒的数学天才就不需要在每道题上花90分钟时间来解决了。
赛前集训,美国夺冠有原因
据北京《新京报》报道,中国从1986年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自1989年中国首次夺得冠军以来,此后的比赛中,中国曾得到了19次冠军,还曾有过四连冠纪录。
虽然此前中国常年在奥数上拿第一,但美国也持续为奥赛输送国家最强的力量,近几年在排名榜上稳居前三。
上一次美国队夺冠是在1994年,当年美国队的6名队员获得了大满贯的完美成绩,这项纪录至今还未被其他参赛队伍打破过。
值得注意是,美国目前已拥有成熟的奥数集训营。每年美国队的参赛队员在正式参赛前,都会进入赛前的暑期集训营。
参加此次竞赛的美国队员丶17岁的迈克尔·库拉尔说,整个6月,他和队里其他5名16岁到18岁的队友都待在集训营里。他说能处于优势在于他们的教练曾拿很难的试卷来训练他们。“我们在比赛第一天就设法遥遥领先。”
此外,美国政府对数学也比较重视。奥巴马曾在白宫接见过获得国内数学比赛冠军的学生们。奥巴马曾告诉不擅长数学的学生们,如果想帮助美国成为世界最强国,他们就要努力学习数学这门课程。
有分析人士表示,如今许多欧美国家的参赛中学生较以往更重视丶投入更多,如前几届成绩进步较快的加拿大队,多名参赛选手赛前经过集训和“小灶”,有个别选手甚至征得所在学校允许停课特训若干周,此次夺冠爆冷的美国选手也坦言,参赛前较以往的“前辈”做了更多准备。与之相反,或许是因为过犹不及之故,近年来奥数在中国已远不似前些年那般火爆,此消彼长,被人夺走几座奖杯何足为奇。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