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美国本科申请季开始,很多同学发现新版的美国大学通用申请平台中需要填写自己的10项社会实践活动,到底哪些社会实践更有用?更值在申请的时候大做文章,吸引招生官的注意?
留学专家表示,现在美国名校的申请竞争已经从提前准备硬指标的留学考试取得好成绩,进步到提前准备活动实习科研和义工以提升自身的软条件背景,再发展到具备有好分数好的活动背景条件。“活动背景”体现在“社会实践”上,目前很多中国学生和家长对美国大学的审核标准和重点理解不清,以为参加了各种社团、义工活动或各种学术、科技竞赛,就叫做“社会实践活动”。很多学生在申请美国院校的时候,把自己的各类社会实践全部搬上申请留学材料上,认为社会实践越多申请成功的几率会越大。其实不然。留学专家表示,即便你的实践经历能够写满整整一张纸,也不代表能够以此进入顶尖名校。美国大学更看重申请者“社会实践活动”中申请者学得到什么、有什么收获、对学生的成长有怎样的帮助、能否在活动中体现领导力、社会责任心等,并且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背后是否有一定的合理性或逻辑性,参加这项活动的原因或动机是什么。真正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热情和持久性很重要。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招生官看重的是学生的责任感及真心程度。目前,很多中国学生并不热衷于社会服务,但是为了成功申请到美国名校的录取名额,只是形式性参加某一个社会,为自己加分。所以,坚持一年做某一社会服务肯定要比利用暑假一两个月的社会实践更能打动招生官。
2、"时间花费"在一项服务中比筹款类活动更有价值。时间是金钱无法买到的,每个人生而平等。学生亲身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比花费金钱帮助他人更让人感受到对社会服务活动的诚意。
3、突出自己的作用最重要。在申请材料上说明自己是某一组织的一员并没有什么优势,招生官要了解的是学生在自己参加的活动中处于什么地位,做了什么事情,产生的作用等具体问题。因为学生在只有真正加入到活动中去,自己的能力才会得到锻炼,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4、学习成绩永远高于社会实践。招生官并不愿意看到学生因为社会服务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最看重的还是在校成绩。所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怎样才能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同时又能适当的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是学生需要好好规划的。